鋼花管如何注漿操作
時間: 2020-07-17 14:34 瀏覽次數:
鋼花管如何注漿鋼花管預注漿解析注漿技術在地下結構防滲、基坑加固、防止地麵沉降、已建構築物地基處理、頂管減摩頂進等方麵起著重要的作用。對隧道工程而言,注漿具有充填作
鋼花管如何注漿
鋼花管預注漿解析注漿技術在地下結構防滲、基坑加固、防止地麵沉降、已建構築物地基處理、頂管減摩頂進等方麵起著重要的作用。對隧道工程而言,注漿具有充填作用,加固作用和減滲作用。本文對鋼花管預注漿施工工藝及施工控製、注意事項做了一個全麵分析。注漿施工工藝1鋼花管製作鋼花管采用42mm的鋼管製成,沿管體每20cm鑽8mm孔,四周梅花狀布設出漿孔,前端封閉並製成尖狀,以便順利插入已鑽好的導管孔內,當圍岩鬆軟時,用錘擊直接打入2鋼花管安設用YT-28風鑽開孔,開孔直徑為50mm,並用吹管將砂石吹出。用帶衝擊的YT-28風鑽將鋼花管頂入孔中,或直接用錘擊插入鋼管。用塑膠泥封堵導管孔口周圍及工作麵上的裂縫3注漿注漿口較高壓力嚴格控製在0.5Mpa以內,以防壓裂工作麵。控製進漿速度,一般每根導管雙液總進量控製在30L/min以內。每根導管內注漿量由計算確定,若壓力上升,流量減少,雖然注漿量未達到計算值
聲測管廠家,但孔口壓力已達到0.5Mpa,結束注漿。新奧法施工方法近年來,新奧法在我國鐵路、公路、水下隧道及軟弱地質層中的城市地下工程中也獲得了比較廣泛的應用。基本的施工方法如下:鑽孔安裝導管雙液注漿開挖鑽孔吹孔裝藥放炮處理危石是否開挖夠3.5米噴普通砼←打錨杆立鋼拱架←噴鋼纖維早強砼←出碴1施工準備充分利用工程開工前的時間及時做好一切準備工作,包括雙液漿和噴射混凝土實際配合比選擇,施工人員的技術培訓,機械設備的安裝及調試,注漿量與注漿壓力的匹配試驗,各種施工用材料的購進,洞口植被的清除,鋼花管和鋼拱架等構件的製作等。2施工要求用挖掘機清除洞口比較鬆散的表層土及鬆動的千枚岩層,使仰坡外露,並清除坡麵浮石,然後按設計要求打錨杆(采用3.0米長22螺紋鋼,水平間距2米,垂直間距1米),為了確保洞口圍岩穩定性加掛10間距200*200的鋼筋網,再噴射10厘米厚混凝土使仰坡穩定,並及時做好仰坡上的截水溝,使山坡上雨水不衝刷洞口仰坡,排除了地表水對圍岩穩定性的影響。3超前支護采用雙液注漿,布孔及鋼花管安裝,為加固軟弱圍岩,將孔布在拱部開挖輪廓線外10厘米,孔深5.0米,環距30厘米,鋼花管與隧道頂縱向夾角510。鋼花管采用40*3.0熱紮鋼管長5.0米。縱向相鄰兩排鋼管的搭接長度不小於1.5米,管壁上每隔15厘米交錯鑽直徑為6~8毫米的眼。注漿采用水泥:水玻璃=1:0.5的雙漿液,水泥選用425#或525#普通矽酸鹽水泥,水玻璃的模數為2.2~2.3,原液濃度為40Be。注漿壓力:初始壓力為0.5~1Mpa,終壓為2~2.5Mpa,較大不超3Mpa。施工控製及注意事項(1)注漿前應對開挖麵及附近5m範圍內的坑道噴射厚度為5一10em的噴射堿或模築堿封閉,作為止漿層.待止漿層有一定強度時方可注漿,以防止漿液從各岩麵裂隙中反滲;(2)安裝草莓视频免费入口時,應在草莓视频免费入口與孔口岩麵相交處用麻絲纏繞和膠泥(水玻璃與水泥)填塞,使之與鑽孔孔壁充分擠壓塞緊,防止漏漿和固定草莓视频免费入口,膠泥未凝固到一定強度不得注漿;(3)做好各種試驗配合比,現場嚴格控製各種材料用量,精確配製混合料(4)漿液應先經過過濾網過濾,避免雜物進人注漿泵或進人鋼花管,發生堵塞現象。(5)注漿時應先注無滲水孔,後注有滲水孔;(6)嚴格控製注漿壓力,以防壓裂開挖麵.要標定注漿機,使注漿機壓力應與規定壓力配套,控製升壓不宜過快.注漿壓力達到規定時應穩壓規定的時間,以利漿液進一步滲縫;(7)一個導管注漿時,相鄰導管應打開止回閥讓原來管內貯存的裂隙水從相鄰的導管流出,當相鄰的導管內流出濃漿時停止注漿,關閉相鄰管的止回閥,待達到控製壓力時關閉該管的止回閥.然後在相鄰管接上注漿軟管,打開止回閥進行補壓注漿,待達到控製壓力並滿足穩壓時間後停止壓漿關閉該止回閥;(8)配製的漿液應在規定的時間內用完;(9)不能用數水泥袋法計量總體注漿量,因為水泥用量不能準確反映注人岩體漿液體積與剩餘在導管,設備容器中的漿液體積.注漿時應認真記錄注漿機吸管頭容器原有漿液體積,中間加人的漿液體積和容器較終剩餘漿液體積.嚴格把握實際注人岩體的總體注漿量。(10)注漿量控製①通過對鋼花管注漿的漿液特性的了解以及對施工工藝的嚴格控製,以使岩(土)體實際注人必要的漿液,以保證圍岩達到預期的固結強度和止水效果;同時如果注漿量異常超標時(如局部岩(土)體有空洞),則可以預先推測圍岩地質條件的變異,從而可事先調整以後的施工工藝.因此通過實際注漿量和理論注漿量的比較,可有效地評估實際注漿質量和止水效。②通過注漿量理論計算的總量控製,可以促進實際工地注漿量的現場計量把關,杜絕因施工技術人員盲目套用不適當公式而導致計量注漿量明顯偏高,造成業主支付不必要的,不符合實際的工程款。